台湾研究者使用人工智能(AI)分析心电图。如果 AI 判断一位患者高危,则立即向医师发送警报。医师因此可能更关注这位患者,做更多检查,用更多药物,或更愿意送患者进重症监护室——结果高危患者 90 天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近三分之一!这是我目力所及范围内,第一篇 AI 对实际临床结局(outcome)产生影响的研究报告,结果令人惊喜。试验设计有局限,霍桑效应(Hawthorne effect)也可能导致获益高估,但我倾向认为 AI 辅助急诊心电图风险分级有效。目前的问题是,如何验证这一 AI 预警系统的实际效果(我暂时没想到合适的随机双盲试验设计)。AI 解读心电图结果的“黑箱”性质,也无法拓展我们的医学知识,还必须依赖专门设备和软件(算法)。不过遐想一下,如果这套系统嵌入心电监护设备,会带来什么结果呢?
Smartphone-Based Recognition of Heart Failure by Mean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ensors
美国和芬兰的研究者分析了几项临床试验的数据,发现智能手机通过内置运动传感器(加速度计、陀螺仪)或许可以识别心力衰竭,而过程很简单:将手机静置在平卧患者胸前(胸骨) 2 分钟。其本质是所谓的“seismocardiography”(心脏震动描记法)。近年智能手机、手表等数字设备不断发展,功能日益强大,医学界的关注也逐渐增多,比如之前提过 Apple Watch 监测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,比如 利用 Apple Watch 单导联心电图功能记录多导联心电图、诊断心肌梗死,针对的都是极有价值的临床问题。数字设备的优势在于获取容易、操作简单,但不同企业、不同型号设备间的准确性未必一致,暂时离不开严格监管。
FDA Update: Agency Qualifies Apple AFib History Feature as an MDDT
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现在允许 Apple Watch 的“房颤历史功能”(AFib History Feature),在房颤消融器械临床试验中,用于监测次要疗效终点房颤负担。这一许可是 FDA“医疗器械开发工具”(MDDT)项目的一部分,目的是帮助医疗器械厂商开发产品时更全面收集数据,评估产品特性。FDA 文件 概述了 Apple Watch 获得许可的依据,共计 280 名房颤患者的 Apple Watch 监测结果,与无线心电图贴的结果基本一致。Apple 仍然不声不响地在 医学领域 稳定推进。